期刊内容
                烹饪书店

               串串香社区
                
      

 
 
 
 

大巴山邂逅鱼辣子  白兰


红叶飘飞之时,笔者与知青朋友小眉等一道重返曾经插队落户十余载的南江县。虽说时过境迁,但大巴山人“一碗米待客”之道亦如当年。在小眉的学生,以及在南江工作多年的重庆老乡的热情款待下,短短几天,我们便把那些刻在记忆深处的第二故乡的美食给“饕餮”了个遍:黄羊肉、老腊肉、洋鱼、血丸子、连渣闹、米豆腐、九月香(大巴山特有的一种野生菌)……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山上长的,泥里钻的。
尽管美食连连,但带给我们最大惊喜的,还是去小眉当年下乡所在地流溪坝(今流坝乡)品尝到的那一道“鱼辣子”。当这盘青黄相间、细碎香辣,看上去有点像我们当年跟山民学做的“面辣子”的菜端上桌来时,谁也没把它放眼里:“不就是一盘下饭菜嘛!”我们的筷子在上下翻飞,却没有哪一箸是飞向那盘土得掉渣的菜。见我们面对美食竟然也不动心,老青有些坐不住了,连忙向我们解释道:“此辣子非彼辣子──制作面辣子主要用的是炒磨的米面,而做鱼辣子则主要是用煸香的鱼糜……”
在老青的讲述声中,我们的脑海里也展开了那副熟悉的画面:一条清澈见底、蜿蜒曲折的流溪河,似飘带般地流过群山怀抱的流溪坝,河里有不少的野生鱼,如桃花鱼、山鲫壳、白板鱼、黄腊丁等。乡民们总是将捕捞上来的大鱼拿到城里去卖个好价钱,而那些细鳞小鱼因为不好卖,所以往往会带回家去做鱼辣子。“你们插队落户那会,正值大巴山饿‘体面饭’之时,山民们哪怕捕到一条小鱼,也要拿到街上去换成盐巴钱,你们自然就没有这份口福了……”
毕竟是资深饕客,老青的话音刚落,我们便筷勺出击,齐齐“扑”向那一盘原本不屑一顾的菜,少顷,堆得冒尖的鱼辣子便被削去了“山头”。

 
“好吃!好吃!”也无怪我们一改“正襟危坐、小口抿吃”的老淑女形象,竟然把那盘菜当饭吃了──咸鲜香辣,辣中回甜,爽而不燥。初品来,还感觉有点像我们以前吃过的鱼松,不过比起那些用机器加工出来的鱼松,这鱼辣子嚼着似有一种乡野味道。
见我们个个吃得一副“Q”样,老青便给我们介绍起了鱼辣子的做法:“鱼辣子好吃,做法不难,难的是烹制时要‘合二而一’,这一点就极考验厨者的耐心和细心……”将河里刚打捞上来的小鱼逐一去鳃、鳍、内脏及鳞(也可不去鳞),待洗净剁成糜以后,加盐和料酒先拌匀腌半小时。炒时,往锅里放少许的油烧热,待放入腌好的鱼糜翻炒几分钟,再转小火慢慢地煸炒,等到炒干水汽且成团的鱼糜疏散成细颗粒时,才铲到碗里待用。另将青红小辣椒洗净沥水,加适量的姜、蒜、葱一起剁细后,再加盐拌匀了放锅里,直到小火炒至干香……最后,将分别炒好的鱼糜和辣椒碎一同入锅拌匀并炒转,起锅装盆晾凉后,再放到泡菜坛里储藏,这样,一年半载都有鱼鲜可享了。
在介绍完鱼辣子的做法后,老青还特地添上一句:“这道菜吃了绝对补钙!”一听说能补钙,我等老淑女们对那盘菜更是青睐有加……
有趣的是,当我们回到重庆后不久,一群女作家朋友又邀约去到某“小朋友”家里聚会,原来他们是要品尝我和小眉从大巴山带回来的土特产美味:牛肝菌、韭菜饼、泡椒木耳、老腊肉、腊香肠等。虽然在去之前我和小眉并没有通气,但不知是否心有灵犀,我和她带去的菜肴中,竟然都有各自炒制的鱼辣子──她的味道偏于鲜美滋润,我的则干香爽口。尽管多少有些遗憾——食材均不是山里的小鱼,但前来参加聚会的朋友们还是饶有兴致地这盘搛搛,那盘夹夹,来回地品尝着我俩的乡味“杰作”。是啊,学会做鱼辣子,就是我俩这次回到第二故乡的最大收获!

 更多精彩请参阅《四川烹饪》杂志上、下半月刊
从这里进入
>>>
 


编辑部电话:028-86696327 , 86693699   服务部电话:028-86268162   邮购部电话:028-86248819   广告部电话:028-86696895
地址:成都市人民中路三段4号  版权所有  严禁转载否则必究!

玉芝兰私家菜馆 四川成都 蓉城餐饮业传奇人物 兰桂均 传统手工制作私家菜 玉芝兰私家菜馆 四川成都 蓉城餐饮业传奇人物 兰桂均 传统手工制作私家菜 玉芝兰 玉芝兰 玉芝兰 玉芝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