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内容
                烹饪书店

               串串香社区
                
      

 
 
 
 

总能闻到地瓜香  耿 元

   
在余华的小说《活着》中,有一节讲到了1960年我国的经济困难时期,哑女儿凤霞跟父亲到地里掘地瓜。那块地不知道被翻过多少遍了,可还有村民在掘。当凤霞好不容易掘到一小块地瓜时,村里的王四欺负她不会说话,便冲过去跟她抢。由此可以想象,一小块地瓜有多贵重。
这不由得让我忆起自己年少时,粮食匮乏,但却不缺地瓜吃。我家有一块自留地,母亲种了地瓜,当年的收成还不错。那时地瓜有三种吃法:一种是吃鲜地瓜。一种是将地瓜切成片或条,晒干后存放起来,留着等鲜地瓜吃完了才吃。第三种是部分鲜地瓜存放一段时间后,就将其捣烂成糊,等到做成碗口大的饼以后,再一块块地贴在向阳的房屋外墙,任其风吹日晒,直到变成烂薯粿。只有在家里什么都没得吃的情况下,才会去墙上挖一块下来,然后放水锅里熬成粥,吃这东西至少要比吃野菜草根好些。
我们家因为子女不多,所以再缺粮也没到要去吃烂薯粿的地步,不过那时几乎是餐餐都吃鲜地瓜。我们家的做法简单,早餐是地瓜稀饭。虽然叫稀饭,但一般都只见饭汤而不见饭粒——因为起锅时,母亲已经用捞瓢将饭粒捞起来──往往是留给作为家里强劳力的父亲独享,而我们和母亲,每天都吃地瓜配饭汤。午餐是蒸地瓜,有时会下几个芋子一起蒸。晚餐的地瓜则多是用煮汤的方式。将地瓜削皮并切块,下到水锅里煮熟后,抓一小把粉干进去搅匀。于是,这汤里的粉干就成了我们几个孩子争相捞食的对象。
现在的人比我们那时幸福多了,吃地瓜不再只是为了填饱肚子,而是想方设法地做出了更好吃的地瓜菜点。有一种炸地瓜,据说是台湾风味,将地瓜切成粗条,抹上酥炸粉浆后,下到热油锅里炸至酥脆。起锅时撒些酸梅粉,吃起来外皮酸脆、内里酥甜。
最近见到某洋快餐店也推出了一种紫薯球,那是用紫地瓜粉和糯米粉拌在一起,然后搓成丸子油炸而成。这种紫薯球有如樟脑丸般大小,口感糯软香甜。

 
也许是因为自己年少时的肚子基本上是由地瓜填饱的,所以在好长一段时间里,我都对地瓜喜欢不起来。
最近读到两个关于饥饿的故事,竟让我的味觉猛醒。一个是莫言的小说《丰乳肥臀》当中的片段。母亲从公社磨坊里回来,将偷咽在食道和胃里的豌豆呕出来,再捣成豆粉加凉水调成糊给孩子吃。另一个是在冯小刚的电影《一九四二》里看到的场景:灾民们将柴片磨成木屑用于充饥。这些都让我反思:其实地瓜还是一种美味!
脆美牙颊响
那天在一家小店用餐,上了一道类似于莴苣片的菜,可是吃了后又觉得它要比莴苣片脆嫩,当时我们几个人谁都说不出菜名。于是就去问厨师。厨师说,这是时下流行吃的芥蓝片,其实就是将芥蓝梗去皮切片后清炒成菜。
噫,这道菜竟然是用菜梗做的!而就在这之前,家里买了一把芥蓝,我仅择下其枝叶,嫌菜梗太老而全部弃之。原来,是我对芥蓝有误会。
在我小时候,就对芥蓝有误会。那些年,母亲种有包菜、花菜和芥蓝。这三种菜在幼苗时都长得差不多。长着长着,包菜就慢慢地将新发的叶子包在一起,花菜则结出了一团结实的花。唯有芥蓝只是长个头,一点儿也没有开花结果的意思。还有就是芥蓝炒起来不好吃,有点类似于吃花菜叶。可是花菜叶通常是拿来喂猪的。因此,我早年时就对芥蓝有些鄙视。
直到后来看了一档美食电视节目,才知道自己以前做的芥蓝菜之所以难吃,是因为做法不对,主要是切法不对。清炒芥蓝时,既不能像切上海青那样切寸长的段,也不可像小菜心那样整棵地炒,而是要去皮并切得细碎──菜薹部分要切得像黄豆粒般大小。
锅烧热了下猪油,爆香葱白姜丝再下虾米或肉丁,煸炒至变色才放入芥蓝一起翻炒。由于芥蓝梗比较粗硬,故在炒时可加些汤水,同时也要比上海青煮得略久一些。这样,炒出来的芥蓝方才油绿鲜脆、清甜爽口。
另一种做法,是整棵地拿来白灼,成菜也很得芥蓝鲜脆之味。将择好的整棵芥蓝洗净后,放沸水锅里汆至断生,捞起来码在盘子上。另将蚝油、酱油、鸡精和蒜泥一起纳盆,调成滋汁后浇在芥蓝上边。最后往净锅里放入化猪油,烧至六成热时,起锅浇在芥蓝上便好。这样做出来的白灼芥蓝,棵棵身段婀娜、青翠欲滴,夹起来从梗部吃起,蚝油之鲜掩盖了芥蓝之辛,脆爽鲜美,加上咀嚼时从嘴里传出来的脆响,让人吃着吃着,心情也跟着好起来。
“芥蓝如菌蕈,脆美牙颊响。”当年苏东坡悠然地吟出这一句时,敢情他吃的正是这白灼芥蓝?
(编辑:周思君)

 更多精彩请参阅《四川烹饪》杂志上、下半月刊
从这里进入
>>>
 
 


编辑部电话:028-86696327 , 86693699   服务部电话:028-86268162   邮购部电话:028-86248819   广告部电话:028-86696895
地址:成都市人民中路三段4号  版权所有  严禁转载否则必究!

玉芝兰私家菜馆 四川成都 蓉城餐饮业传奇人物 兰桂均 传统手工制作私家菜 玉芝兰私家菜馆 四川成都 蓉城餐饮业传奇人物 兰桂均 传统手工制作私家菜 玉芝兰 玉芝兰 玉芝兰 玉芝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