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Home 关于我们  | 广告发布  | 邮购信息  |  创新篇   | 厨师人才  | 厨师交流  | 烹饪论坛
食苑杂谭  | 市场广角  | 技术交流  | 烹饪史话  | 烹饪课堂  | 地方风味  | 美味佳肴
家庭版 厨房诀窍  | 滋补药膳  | 健康饮食  | 煮妇巧手  | 大家谈    |

 家常菜   |

网上订购  

:::: 厨师人才库 ::::


:::: 烹 饪 商 城 ::::

烹饪书籍
   
   

 

 

 

 

 

 

 

 

 

 

 

 

 


 

 

 

 

 

 

 

 

 

 

 

 

 

 

 

 


 



八方滋味


话说洛阳水席
段宇京



洛阳水席被称为洛阳三绝之一,自有其不同凡响之处。在民间,一些演义大师会眉飞色舞地向你夸口,这玩意可不一般,是武则天享用过的。那么洛阳水席真的与武则天有关吗?因为这事不见正史,所以才难以考证。不过洛阳的确是武皇的发迹之地。洛阳水席一共有8道凉菜、 16道热菜,尤其是第一道热菜“洛阳燕菜”,据说就是跟武皇有着某些关系——武皇当年给其赐名“赛燕窝”而流传了千年。
但是在民间,人们又的确是把水席称为“官席”、“官场儿”。据一些饮食专家的考证,上古时期洛阳就出了厨界的祖师伊尹,汉刘邦初得天下时亦在洛阳南宫招百厨比脍炙。到晋武帝时,石崇与王恺斗富,各选精厨比技。而隋朝时,炀帝招天下精厨于洛阳比技录用,因为是每年一选,所以洛阳饮食当时称得上是引领天下,朝官谢枫将其记录下来后,写成《食经》,被后世厨界奉为了至典。
唐代武则天就更不用说了,因为讲排场是这位女皇的一大特点。宋代,邵康节聚百厨于安乐窝。明代洛阳先后是彝王与福王的封地,尤其是福王,富可敌国,又无所事事,于是对吃的研究也就超过一般。这些王府的“官席”,在朝代更替时,也渐渐流落民间。虽说这些宴席到了民间还叫官席,但内容肯定与王府有别,不为别的,单原料就不是一般人能搞得到买得起的,老百姓只能以河洛出产的一般风物去替代,并结合平时喜食汤的习俗,慢慢就做成了今日人们所说的水席。那么,水席与水有关系吗?有的,因为水席的“水”来自于“汤”, 24道菜式除了凉菜以外,道道都带汤。
另外,上菜时是上一道撤一道,传菜有如行云流水。先上8个冷盘下酒,而其中是4荤4素。继而再上16个热菜,所有热菜都用不同型号的青花海碗来盛放。16个热菜中又分为4个大件菜, 8个中件菜, 4个压桌菜。首先上4大件,每上一道大件都得跟上2件中件菜,而这3道菜的口味相近,美其名曰“带子上朝”;最后是4道压桌菜,压桌菜的压轴是鸡蛋汤,也即送客汤,只要这道菜一上桌,那么大家都知道菜已上齐。做水席最重要的是吊汤,这汤是用肉骨母鸡熬制而成。
吊得好,醇厚香辣,甜咸适口;吊得不好,厨师就还得去加以调整。所以在过去,有经验的厨师在开席前,必先上一碗吊好的汤,让有经验的吃客先行品尝,然后以其品评意见为依据调汤做菜。当然,这是讲究的做法,一般厨师都没有那么多的讲究。洛阳出生的作家张元纯对美食研究颇多,据他讲,做水席的关键还是用料要适当,排序要均衡,不得头重脚轻,也不可头轻脚重。菜品形神统一,灵活而不紊乱,不可让菜式单调,同时也要忌口味雷同。就拿“外形”来说吧,所谓的“变”为宴席之魂,一是原料如海参、鱼翅、燕窝、鸡鸭、鱼肉、虾蟹、果蔬等都要穿插相配;二是形状要变,丁、丝、片、段、条、块等,要组合有致;三是色泽交替搭配,多彩而不乱眼;四是口味酸甜苦辣咸麻怪,有异而层次分明;五是器皿有美感,因菜配形,让整个宴席灵动起来。所谓“内神”,就更为讲究,要求浓者先行,清者后来,正者主之,奇者杂之,抵其舌倦,辛以震之,待其胃盈,酸以隘之。
就是要能看能吃,把原味上升至至味,吃出乐趣和科学。近十多年来,随着旅游的升温,到洛阳观光吃水席逐渐成了旅游者的选择之一。

 

客人要求不同,水席必须适应。一次,洛阳某市长接待南方来的客人,对方提出要吃最好的,这也促使“真不同”饭店对当地民间传承了多年的水席菜谱进行较大的改动——8道凉菜按古代“八礼”来命名, 16道热菜则重新做搭配。

比如第一道燕菜选用优质萝卜,取其绿白相间的一段,配以鱼翅、火腿、燕窝煨之。接下来是顶汤鲍鱼,做时一讲究水发,二讲究提味,三讲究汤质。洛阳肉片的主料是猪里脊,切成蝴蝶片,片片透灯影。富贵鱼片选用伊洛河特产的鲂鱼,那是一种扁宽的鲫鱼类,肉质鲜美,并加木耳香菇玉兰片提味,成菜为宽汤。烙阳烩菜又名洪福齐天,选用鱼肚、鲤唇、笋尖、元菇和假海参群烩而成。
此外,双凤献珍选用三黄鸡与干贝同烧,九肠玉乳汤白浓香,蜜汁红薯要求薯条金黄、汤汁油亮,八宝饭要做到三不沾,香酒醉骄人要用人参果和米酒来制作,百合五彩羹宜用银耳来配形,梅花素肉要做到质感软溜,河洛滑肉要做到去腻留香,假海参为素菜荤做,最后上桌的是圆满如意汤。记写水席勾起了我儿时的回忆,那时节,民间少食,能吃一次水席真还不容易。
洛阳老店“真不同”起家时靠的是“三汤一面”,后来生意做大了,也不敢轻易地做大席,因为怕卖不出去,于是先尝试从水席菜谱当中挑出四热四凉做成“四碗四”,然后又从“五碗四”、“八碗四”慢慢发展到了全套,这个过程持续了好几十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时,在洛阳的饭店业内能做水席的只有“真不同”等极少数的几家,那时一桌15元左右已经算是天价了。但老百姓自有老百姓的过法,馆子下不起,就自己做。
因此,每个村庄都有几个会做水席的厨师。不过一般的人家,只有娶媳妇时才会大办一次,遇到办丧事或添丁的,往往是把全套水席减去一些——做成“十大碗”。还有日子过得更穷的,就做成“八碗四”,即四道凉菜八道热菜。我的外祖父是一位民间厨师,世居洛阳城东南洛河南岸的桃花庄。在我能记事时,他老人家已经年过七旬,因此一般都不大亲自做菜,即使在每年他老人家过生日时,必办的水席也是由徒弟代劳。印象最深的是我家的一远房舅父,他当时年龄约摸50开外,每次坐桌前嘴巴总是絮絮叨叨的,说自己一生吃过的最好的席是洛阳县太爷请的“海菜席”,这一桌筵席还被他认为是水席当中的上品——不大用肉,稍有山珍,主料是海味。
我相信,真正做水席的高手在民间还是有的。有一年,我的外祖父家对面那一家办喜事,虽然用料平常,但是由外面请来的高手做出来,味道的确不同。这家人说起来不是无名之辈,老洛阳人家应该知道一个叫做叶廉三的人,他是清光绪年间的进士,当过山西某县的太爷,民国时期也是洛阳当地著名的绅士,村人都称他的家为“官家”。他的侄子名叫叶银福,解放后自然是地主了。叶银福的儿子年过30还找不到媳妇。大约是在上世纪60年代中后期吧,他的独生儿子终于找到了对象,只不过是个傻子,即便如此,也让叶银福高兴至极,决定大操办请一次客。那一次由他亲自出马,到外乡找到了一位曾经给他家当过厨师的做菜高手,现做了十桌水席菜。当然,这已非他家早年风光时,虽说用料平常,但是经高手做出来,味道自是不同一般。我当时年少,不知更多的道道,只知人家做的水席要比外祖父家做的水席好吃很多。
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水席也早已成了寻常物。讲排场,就到“真不同”,因为那里从几百元到几千元的水席都有;若是要讲实惠,那就到老城寻常巷陌,四五个人点上十道八道的,吃下来超不过两三百元。我平常招待朋友,有时也到水席店,进回民店的次数居多,因为那里干净、别具风情。

 

编辑部电话:028-86696327  服务部电话:028-86268162  邮购部电话:028-86248819  广告部电话:028-86696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