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内容
                烹饪书店

               串串香社区
                
      

 
 
 
 

闲说汆走油肉



       早年,走油肉在江浙沪一带很风行,该菜还被本帮菜(上海菜)列为“老八样”之一,这在苏帮菜里倒是很常见。每到旧历年时,当地许多人家里都会自己氽制走油肉;而在乡下婚红丧白的酒席上,走油肉更是不可少的一道菜。
  走油肉的制作并不复杂:先将猪肋条肉切成巴掌大的方块,放沸水锅里汆一下后,换入另一锅加有料酒、葱、姜和八角的沸水里,开大火煮透了便取出,拆掉肋骨后晾在一边。这里拆骨是为后面切起来方便。接下来就是放热油锅里氽了。氽的时候,应该选比较开阔的地方,以防油溅出来伤人。灶膛架上锅,烧热油便投进肉方,迅速盖上锅盖后,锅里就会“乒乒乓乓”响成一片。待锅里的声势小些时,再揭开锅盖把肉翻个身,直到把肉方炸成金黄色时,才出锅。
  这走油肉,据说是董小宛创制的。董小宛是明末“秦淮八艳”之一。董小宛素来善烹,在嫁给如皋县才子冒辟疆以后,更是广搜食谱,精研厨艺。她生前创制了许多美味佳肴,走油肉只是其中之一。三百多年前的女子,就已经懂得抓住男人的胃就能拴住男人的心,真的是不简单。
  民间传说走油肉是由名妓所创,虽然这多了一层浪漫色彩,但我却宁愿相信下面一个说法。

 
       有个官人在自己家里办宴席招待客人,家厨当天照例做他擅长的白切肉,可是一不小心,就将肉方掉进了旁边的滚油锅里,等到用爪篱捞起来时,那块肉已炸成金黄色了。厨子无奈,便将肉块切成薄片码于碗内,另外加调料上屉蒸制后才上席。哪知,才送进去几分钟就传出话来,请做菜的厨子进去问话。当他诚惶诚恐地进去后,官老爷问他:“这碗肉的表面像老虎皮一样,你是怎么做出来的?”厨子垂手而立,这才战战兢兢地把之前厨房里的那个小失误说出来。结果没想到,当时满堂宾客都在哈哈大笑,皆说是歪打正着才做出了这么一道风味独特的好菜!这个说法让人感觉合情合理,同时也为菜肴本身增加了趣味。
  那么,走油肉最早出现于何时呢?我们在清代的《调鼎集》里找到了“油炸肉”一条,这倒可看作是走油肉的原始做法:“切小方块油炸,盐水煨,可留半年。又,取硬短肋切方块,去筋襻,酒酱郁,锅入滚油中炮炙之,肥者不腻,精者肉松,将起锅时,略入葱、蒜微加醋烹之。”《调鼎集》的作者童岳荐,是扬州的一个盐商。在其贩盐有暇时,挖掘、整理了扬州当地的烹调方法。此外,在清代夏曾传的《随园食单补证》上,也记有“油灼肉”,制法和《调鼎集》当中的“油炸肉”差不多。这都说明,走油肉的雏形在清代时就出现了。
  秋冬季节,做走油肉好像最相宜。把走油肉切成片,与经历了霜冻的白菜、青菜一起炒,妙不可言;要是与雪里蕻同烩,那也挺不错;还可用白菜垫底,碗面上三等分地铺排爆鱼、蛋饺、走油肉,戴上一个“香菇帽”(可用汆熟蘑菇替代,蓑衣刀法改刀后盖其上)加高汤,蒸出来便是“罗汉菜”;或者是仿浙菜的做法,用本地菜干头替代梅干菜垫底,做一碗扣走油肉。
  在倡导健康饮食的今天,走油肉似乎已经不再受人们欢迎了。虽然人们普遍认为它油脂太多,又要经过高温油炸──不利于健康,但我却仍然钟情于它。我认为,走油是一种烹调技法,肥肉经过油炸后,脂肪已经大减,而那种肥而不腻的口感,是让我最着迷的一点了。
 更多精彩请参阅《四川烹饪》杂志上、下半月刊
从这里进入
>>>
 
 


编辑部电话:028-86696327 , 86693699   服务部电话:028-86268162   邮购部电话:028-86248819   广告部电话:028-86696895
地址:成都市人民中路三段4号  版权所有  严禁转载否则必究!

玉芝兰私家菜馆 四川成都 蓉城餐饮业传奇人物 兰桂均 传统手工制作私家菜 玉芝兰私家菜馆 四川成都 蓉城餐饮业传奇人物 兰桂均 传统手工制作私家菜 玉芝兰 玉芝兰 玉芝兰 玉芝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