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Home 关于我们  | 广告发布  | 邮购信息  |  创新篇   | 厨师人才  | 厨师交流  | 烹饪论坛
食苑杂谭  | 市场广角  | 技术交流  | 烹饪史话  | 烹饪课堂  | 地方风味  | 美味佳肴
家庭版 厨房诀窍  | 滋补药膳  | 健康饮食  | 煮妇巧手  | 大家谈    |

 家常菜   |

网上订购  

:::: 厨师人才库 ::::


:::: 烹 饪 商 城 ::::

烹饪书籍
烹饪厨具
服饰装饰
教学光盘

:::: 企 业 风 采 ::::


 
 

 

 

 

 

 

 

 

 


 


 

 

 

 

 

 

 

 

 

 

 

 




侃面条
李凯源


    面条这种民间食品,历史之悠久,流传之广远,实在是出乎一般人的想象。在几年前青海省喇家遗址的出土文物当中,有一碗用黄小米制作的面条。由于碗倒扣,并且是被一层淤泥沙包裹——与空气隔绝,故这碗远古时代的面条保存较为完好。出土的面条色黄,长约9米,直径0.3厘米。据专家考证,这碗面条已有大约四千年的历史了。
  做面条的食材多是用麦粉,而一些杂粮,如小米、莜麦、玉米、高粱、荞麦、绿豆等,也都可用来磨粉制作。制作方法有的用木杖擀片刀切,有的抻拉,有的以磨具压挤,有的用滴漏,还有的用刀削、棍拔、手搓等,更多的则是用机器压切。尤其是当今时代,面条的品种更是丰富多样,并且是东西南北各有特色。新疆的大盘鸡腰带面,那才叫粗犷豪放。整只鸡剁块与红辣椒爆炒,盛入直径约30厘米的大盘内,先以鸡块佐酒,随后端出约二指宽、状若腰带的清水煮面条倒入大盘内,与剩下的鸡块、汤汁搅拌,三五人围着大盘吞食,彰显出西域的豪风。据说长途货运司机吃一顿腰带面,一昼夜都不觉饿。
  如今兰州拉面各地都有,可是要想吃正宗的拉面还是得去兰州。兰州市内的拉面馆,大都在入门处摆了一个牛肉汤锅。大铁锅上架半月形铁篦子,摆着大块的熟牛肉,锅里有浓酽的牛肉汤滚沸。拉面师傅用水蓬草烧灰兑成的水和面,由于拉出来的面团十分柔韧,故可以根据食客的要求拉出宽条、细条、扁条、圆条等十几种面型。抻出的面条抛进1米多远的沸水锅中,轻轻地搅拌,熟后用长筷挑入大海碗当中,这个过程被叫做“拉面一条线,下锅团团转,碗中莲花瓣”。最后是浇上牛肉汤,摆好碎牛肉及各种调料端上桌。正宗拉面被称为:“一红、二黄、三清、四白、五绿”,即辣椒红艳,面条油黄,肉汤清亮,萝卜牙白,蒜苗青菜翠绿。有一年笔者在兰州开会,三五好友每晚都会放弃丰盛的宴席,而专门去吃老店的拉面,至今回想起来仍感到齿颊留香。兰州市政府为提升兰州拉面的品牌,还举办过兰州拉面节,搞拉面技术大赛。据说现在兰州地区的大小拉面馆已有四千多家,形势喜人。
  据说李自成在攻打北京城之前,曾奢望进城后能吃几大碗臊子面。臊子面就是在汤面上加一些肉末,这在陕西已是极为普通的大众食品了。说到面食还应首推山西,因为当地常见的面就有上百种。刀削面简直就是一种表演艺术。一般是把长方形硬面团架在左臂腕处,右手用薄刀片削面入锅。我在太原柳巷曾亲眼见一位师傅,他在光头上用白布顶着面团,双手各执削刀,把面削得像雪花飞舞般,一片片地飞入2米以外的沸水锅中,当时竟看得我眼花缭乱。饸饹面多为底层民众充饥之物,以高粱面、莜面为主料。和面时,有的加一些榆木皮灰水,以增加黏性。水锅上方有一个饸饹木床,将面团放进有漏孔的床桶当中,用压柄将面条直接挤压到锅中。调料简单,加一些食醋、蒜泥或红辣椒酱,托起大碗到院内或街口,蹲在地上与邻居们边聊边吃,自有其自在的乐趣。
  北京人讲究吃炸酱面。用六必居的干黄酱,加羊肉末炸炒,油汪汪、红亮亮,再配一些黄瓜丝、嫩蒜苗,那才叫一个爽。天津人遇有结婚、贺寿的,必会吃喜面、长寿面。简单的用猪肉、面筋、木耳、花菜、鸡蛋打卤,称为卤面。

 

丰盛些的是四个碟卤面,就是说还要另加四个炒菜,如炒肉丝、炒鸡蛋、炒虾仁、炒面筋丝等。菜码则会随季节而变化,像水焯白菜丝、胡萝卜丝、菠菜丝及黄瓜丝。有时在喜面上边还会加一撮红色粉皮丝,然后给邻居们挨家送上一碗。
  热干面是武汉的标志性面食。上世纪80年代,在我兼任武汉大学客座教授时,每年都要去一两趟武汉,每天的早餐几乎都是一盘三鲜豆皮、一碗热干面,百吃不厌。武汉夏天炎热,店家傍晚时将面条煮至八成熟,过凉后摊在大木案上,淋上植物油,用粗竹条反复挑起让油均匀地裹在面条上,然后用电扇去吹风,以保新鲜。转天清晨出售时,将面条放入竹捞箕内,没入沸水锅中烫熟后,倒入碗中并加叉烧肉丁、熟小虾、葱花、香菜、酱油、芝麻酱、辣椒油等拌匀了吃。贵阳的肠旺面与“第二春城”的温和气候似乎成反比,因为肠旺面吃到嘴里是那么的肥美、辛辣。在贵阳市甲秀楼附近有一家面馆,罩棚下一口大锅煮着加了鸡蛋制成的面条,颜色浅黄,条索柔韧。一口大砂锅内加五香料熬着骨牌般大小的猪肠,上浮厚厚的肠油。另一盆内盛着脆臊。脆臊是用猪五花肉分开肥瘦切成的小丁,先把肥肉丁炒脆,再下瘦肉丁,加盐、醋、醪糟炒熟。第三盆是炒熟的猪血,当地管猪血叫“血旺”。第四盆则是用猪油、大肠油炸贵州特产的糍粑辣椒,待制成红油后,再加入腐乳汁、姜末、蒜泥。只见师傅麻利地挑起鸡蛋面入碗,依次舀入猪肠、血旺、脆臊、红油调料,最后还要撒一些葱末、香菜,吃起来感觉面韧、肠肥、肉脆、汤酽、香辣,尽显出古夜郎国的豪放食风。
  江南面条,在食材、制作方面比较精细。苏州的汤面如同苏州的园林,移步换景,韵味绵长。进入面馆,听伙计吴侬软语的吆喝声,有如听评弹般悦耳。汤面有硬面、宽汤、重青、重油、重浇、过桥、头汤等特色。汤面的汤最为讲究,好汤要用猪肘子、黄鳝鱼骨、鸡架子等添加秘制的调料,文火慢熬。面条的浇头则种类繁多。苏州汤面有“三烫”的特点:面烫、汤烫、碗烫。吃时先挑起面条,将凉浇头如大肉、鳝丝、叉烧等压在面下边闷热,先啜汤,再吃面。我那年在苏州观前街的一家面馆吃汤面时,还闹过一个笑话。服务员介绍时说“油炸面”,我以为是用油炸的面条,挺新鲜,就点了一碗。端上来时却是一碗汤面,上面摆了几块炼过猪油的油渣,这是我不懂方言引来的尴尬。离苏州不远的昆山,有一种奥灶面,名气不小。原先是平民食品,现在卖这种面的店家竟盖起了仿古楼房。如今的奥灶面,汤面与浇头菜是分开卖,熏鱼、酱鸭、白鸡、卤蛋等另用小碟盛放,价格自然也翻番上涨。上海汤面中的烤麸素什锦浇头,颇有地方特色。
  伊府面用鸡蛋和面,切成薄薄的宽条,用油炸熟后,再加肉、蛋、虾及青菜等焖炒,是能上得了席面的压桌主食。在延吉吃朝鲜族冷面,别有一番情调。配一盘辣泡菜或拌狗肉皮,喝一杯烫热的人参酒,餐后嚼一个长白山下皮粗汁甜的苹果梨,那份情结,永生铭记。天津有一种脆炒面,是将细面条用油炸酥成圆盘形,上浇三鲜卤,吃脆;也有的先炸后炒,微脆,各有特色。出乎意料的是,我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竟然吃到了如今已罕见的“一窝丝”。那细如发丝的龙须面,被油炸成微黄的颜色,上撒白糖,酥脆香甜,是一道简单而又华美的甜食。

 

编辑部电话:028-86696327  服务部电话:028-86268162  邮购部电话:028-86248819  广告部电话:028-86696895
版权所有  严禁转载否则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