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Home 关于我们  | 广告发布  | 邮购信息  |  创新篇   | 厨师人才  | 厨师交流  | 烹饪论坛
食苑杂谭  | 市场广角  | 技术交流  | 烹饪史话  | 烹饪课堂  | 地方风味  | 美味佳肴
家庭版 厨房诀窍  | 滋补药膳  | 健康饮食  | 煮妇巧手  | 大家谈    |

 家常菜   |

网上订购  

:::: 厨师人才库 ::::


:::: 烹 饪 商 城 ::::

烹饪书籍
烹饪厨具
服饰装饰
教学光盘

:::: 企 业 风 采 ::::


::: 食雕大擂台网上投票 :::

请您投票:

 

 

 

 

 

 

 

 


 




葵和薤
蓝紫青灰


  四川人管葵叫冬寒菜——冬天依然青翠碧绿的菜,它可炒、可煮汤、可做羹。
  冬寒菜颇为耐煮,它不像小白菜菠菜等,丢下锅就得捞起来,久煮则叶黄色衰,冬寒菜即使煮十来分钟,依然碧绿生青,菜叶、菜梗中的黏汁还可让汤变得浓稠。冬寒菜一般用来煮豆腐汤,那一碗端上来,真是“碧波潭载白玉板,草木春深豆生香”。冬寒菜也可用来煮肉丸子汤,它比冬瓜丸子汤来得香滑,比番茄丸子汤来得顺溜。
  冬寒菜还有一种家常吃法,就是用来煮粥。先用棒子骨熬成汤,去骨取汤加花生米、芋儿、黄豆芽和米等熬成粥,加少许盐,最后再放冬寒菜搅匀即成。大冬天里手捧这样一碗芋葵粥,慢慢地嘬着嘴喝,让那一点暖意从胃到心、从手到脚,直到全身都暖和过来。
  蜀中管粥叫“稀饭”(口语中一般没有粥这个词),芋葵粥就是芋儿冬寒菜稀饭。写到这里,我忽然想起诗里的“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来,那位老兵恁地不怕麻烦,饭和羹还要分成两次煮,他要是煮一锅冬寒菜稀饭,倒还省了一半的柴火。
  汪曾祺在《葵·薤》一文中写到:小时读汉乐府《十五从军征》,非常感动。“……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然而有一句他不明白,“采葵持作羹”。葵如何可以为羹呢?然后汪曾祺列举了向日葵、黄秋葵、蜀葵、戎葵等是葵而非诗中葵的植物,它们都不能为羹。最后他在吴其俊的《植物名实图考》中找到了答案——可为羹的葵是冬寒菜。汪曾祺由葵又想到薤(xiè)。薤,北方人现在极少食了,南方人还是常吃的,大都是腌制,或入醋,味道酸甜;或加辣椒,则酸甜而极辣,皆能开胃。
    今年春节前一周,我正好去了一趟四川,赶得巧,葵和薤都让我碰上了。

 

  薤是古语,也为书面语言,平时我们都没听到过有谁说去买把薤回来炒肉吃,因为北方多数地方没这个东西卖,当然蜀中是有的。蜀中什么没有?连侏罗纪的桫椤、前寒武纪的大熊猫都在蜀中遗留下来了,一把子薤又有什么稀奇。
  蜀中管薤叫藠(jiào)头,“藠”字是草字头下面三个白字。我曾经把这个字写给我儿子看,问他念什么,他十分有创意地说:“白晶晶”。一个字竟发出了三个音。其实,会念会写这个字的川籍人士也不会太多,若是菜市场里卖菜必须写菜牌,估计菜贩们要撞墙。在川菜馆子里,餐前开胃泡菜中,有时会有薤这个东西出现,不过很多都写成了“茭头”。虽然读音相近,看似不算离谱,但“藠”在字义上是有别于“茭”的。
  藠头就像汪曾祺在文中所说,大都是泡制的。蜀中的人家,家家都有泡菜坛子。把藠头洗干净,晒干水气,扔进泡菜坛子里,过一个星期就可以吃了。吃起来微酸微辣,开胃下饭,醒酒解腻。可泡制的藠头还不止一种,有一种小小的紧实得像大蒜头那样的,叫苦藠,皓白、脆嫩、层多、肉厚;还有一种大一号的有着长长弯弯的叶柄,因形似鹅项,叫鹅把藠。鹅把藠除了泡,还可以炒回锅肉——这可是川菜中的极品,非入蜀山不得见之,非在隆冬不得现身。
  《本经》上载:藠头“治金疮疮败,轻身者不饥耐老”。可治金疮,可轻身,可耐老,简直是武林人士梦寐以求的天山雪莲。李时珍说:“薤八月栽根正月分莳……其根煮食,苇酒、糟藏、醋浸皆宜。”杜甫曾说:“束比青刍色,圆齐玉著头。衰年关膈冷,味暖并无忧。”(诗名《秋日阮隐居致薤三十束》)杜甫老先生曾经在成都住了多年,大概也是吃过不少藠头的吧。
  (编辑:田道华)

 

编辑部电话:028-86696327  服务部电话:028-86268162  邮购部电话:028-86248819  广告部电话:028-86696895
版权所有  严禁转载否则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