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Home 关于我们  | 广告发布  | 邮购信息  |  创新篇   | 厨师人才  | 厨师交流  | 烹饪论坛
食苑杂谭  | 市场广角  | 技术交流  | 烹饪史话  | 烹饪课堂  | 地方风味  | 美味佳肴
家庭版 厨房诀窍  | 滋补药膳  | 健康饮食  | 煮妇巧手  | 大家谈    |

 家常菜   |

网上订购  

:::: 厨师人才库 ::::


:::: 烹 饪 商 城 ::::

烹饪书籍
烹饪厨具
服饰装饰
教学光盘

:::: 企 业 风 采 ::::


::: 食雕大擂台网上投票 :::

请您投票:

 

 

 

 

 

 

 

 

 

 

 

 

 

 

 

 

 

 

 

 

 

 


 



饮食结构的见解
熊四智


古今之人,天天都在吃饭,但是吃什么,怎么吃,大不一样了。远古时,距今二三百万年前开始的旧石器时代,我们老祖先的食还处于生食状态。后来,人们称这种吃为“茹毛饮血”,“茹”就是胡乱吃,能弄到什么就吃什么。考古发现180万年前(西侯度)和170万年前(元谋)的两处用火遗存,证明了中国古人类已经发现、利用并能够保存火了。50或60万年前,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出土的炭屑和许多烧过的骨头、石头和动物化石,均表明当时的人不仅学会了利用自然火熟食,而且还能够很好的保存火种。火的使用,让老祖先开始了熟食。
从生食到熟食,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进步。但面对各种各样的可食性原料,怎么吃才符合人体健康、长寿的需要,怎么吃才科学、合理呢?庆幸的是,我们的老祖先找到了办法。中国生命科学的圣经《黄帝内经》,在论述以药治病、以食调养时指出,用药攻邪之后,饮食的调养应当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中国人从来都讲精气神。精充气足,神就旺。通过五谷、五果、五畜、五菜来养助益充,就能补精益气,使生命个体得到健康所需要的物质。
养助益充的概念是《黄帝内经·素问》第二十三篇“藏气法时论”出现的。上个世纪80年代初,当我读到这段论述时就不停地惊叹:养助益充不就是我们中国人选择的食物结构吗!内心的喜悦和冲动,促使我进一步地学习、研究它,研究它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养助益充食物结构是三素一荤的模式。它的科学性在于,符合中国人养生健身的总体营养需求。人摄取食物以供人体营养的目的,一为获得所需能量,二为合成与补充机体组织以及体内生物活性物质,激发起生命活力。维持身体健康以及提供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存在于各种食物中的物质,即营养素。而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维生素、膳食纤维、水这些营养素,都是人体所需的。养助益充食物结构从宏观上把握住了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是中国式的最佳营养设计。“五谷为养”即人们心目中的“主食”,抓住了摄取营养素的主体和根本。在为益的五畜、为充的五菜、为助的五果配合下,“主食”和“副食”互为补充,辩证施食,就能获得全面而均衡的营养。
养助益充食物结构的合理性,在于它适合中国的国情。中国地大物博,但是人口众多。没有一个比较适合中国特点的食物结构,中华民族的子孙繁衍就会出现问题。人人都要吃饭,并需要人人吃得起饭。从经济上看,长期以来我们是以农业为本的农业国,直到现在我们已向四个现代化迈进了,但仍然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国家。粮食、蔬菜、果品这些作物产量大,价格低,除了碰上战争、灾荒等情况,正常条件下都可以充分供应,普通平民也有条件以粮食、蔬果为常食之品。至于所谓“五畜”这些养殖物,较之粮食蔬果产量要小得多,价格也略贵,有条件的平民能食则食,无条件食用或者不能经常食用的,仍可选用豆制品等“植物肉”替代,从根本上不会影响人的健康长寿和繁衍后代。
为了让大家认同我们的老祖宗早就设计了的食物结构,1982年在重庆开张“味苑”(我取的店名)的时候,刘有达先生请我给他提供了一些传统饮食烹饪经典语录,其中,我就给他提供了“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这段话,后来,刘有达将其书写在店内的包间墙上。1986年,四川烹饪专科学校调我到该校开设《中国烹饪学概论》课。

 
我在课堂上就专门设了“中国传统饮食结构”一章,向学生们讲述了我对传统食物结构的见解。1988年9月,四川科技出版社出版了由我撰写的《中国烹饪学概论》,而“中国的传统饮食结构”作为此书的第二章第二节,系统地阐述了我的见解。后来在国内贸易部的部编高等商科教材中,我任第一主编的《中国烹饪概论》(中国商业出版社1998年6月出版),也将“食物结构概说”列入了“第四章中国烹饪科学”的第二节内容进行阐述。此书因是统编教材,故在全国学烹饪的大专院校里使用。
从烹饪专业的角度看,我对中国食物结构的认识和分析,已尽到了自己的一点努力,但我觉得对广大民众的宣传还不够。于是,我把食物结构的养生健身价值,作了一个通俗的定位;
生命的动力——五谷为养;
健康的护士——五果为助;
智慧的能源——五畜为益;
长寿的保障——五菜为充。
当然,我对这些通俗的定位都有解说,这里仅举我在《寿康食色》一书中对“智慧的能源:肉食”的部分解说:
“中国人的饮食生活,人们(现在)是将‘五畜’作为荤食品原料或者肉食品原料来看待的。”
“‘五畜’之所以在传统食物结构上处于为益的地位,从营养的角度来说,在于荤食品原料含有较高的能量,较多的蛋白质,丰富的脂类物质,足量而平衡的B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这些都可以补充‘养’之不足,而成为‘益’的名符其实的提供者。……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既吃植物也吃肉的习惯,大大地促进了正在形成中的人的体力和独立性。但最重要的还有肉类食物对于脑髓的影响;脑髓因此得到了比过去多得多的为本身的营养和发展所必需材料,因此它就能一代一代更迅速更完善地发展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说,以‘五畜为益’的肉食品,是人的脑髓发达的物质基础,是人的智慧的能源。”
“荤食品作为佐助主食的副食品,并不是说多吃肉就达到目的了。任何事物都有个度,超过了这个度,就会适得其反。孔子曾经告诫过人们,吃饭时遇到席面上的肉菜再多,进食的肉菜也不应超过主食的量(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掌握主食与副食的进食比例是必要的。当然,就总体而言,中国历史上除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权贵豪门外,普通老百姓的饮食并没有达到更没有超过‘五畜为益’所要求的那个度,这和经济生活水平不高有关系。但是,我们在迈向全面小康社会的过程中,经济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若盲目地学西方发达国家某些人大吃其肉,对肉乳蛋类食物摄取过量,造成能量、动物性蛋白质、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等供过于求,那很可能会出现肥胖症、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直肠癌等病症多发的情况。还不要说若干年以后,即使现在,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在某些大城市和某些经济发达地区,营养过剩的‘富贵病’、‘文明病’也有出现。当今世界已有1.5亿人患糖尿病,而我们中国就有四千多万患者。据报载,食品研究部门前些年曾调查了京津城区居民的营养状况,发现其膳食中脂肪热量来源的百分比,已超过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百分之三十。肥胖症已从中年人波及到儿童。因此,使‘五畜’只能保持在‘为益’的位置上,对今天中国人的食物和今后中国人的食物都是必要的。”
所幸的是,国务院1993年第220次总理办公会议审议通过了《九十年代中国食物结构改革与发展纲要》,肯定了“以整体上看,我国人民长期以来形成了以粮食为主,搭配适量蔬菜和肉食的膳食结构,这种基本的食物结构将在今后较长时期存在下去。”若真能如此,那中国人健康水平的提高就更有希望了。
 

编辑部电话:028-86696327  服务部电话:028-86268162  邮购部电话:028-86248819  广告部电话:028-86696895
版权所有  严禁转载否则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