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Home 关于我们  | 广告发布  | 邮购信息  |  创新篇   | 厨师人才  | 厨师交流  | 烹饪论坛
食苑杂谭  | 市场广角  | 技术交流  | 烹饪史话  | 烹饪课堂  | 地方风味  | 美味佳肴
家庭版 厨房诀窍  | 滋补药膳  | 健康饮食  | 煮妇巧手  | 大家谈    |

 家常菜   |

网上订购  

:::: 厨师人才库 ::::


:::: 烹 饪 商 城 ::::

烹饪书籍
烹饪厨具
服饰装饰
教学光盘

:::: 企 业 风 采 ::::


::: 食雕大擂台网上投票 :::

请您投票:

 

 

 

 

 

 

 

 

 

 

 

 

 

 

 

 

 

 

 

 


 



烹饪之事进入了大百科
●熊四智


时至二十世纪80年代,我研究烹饪也有十余年,陆续出版了一些烹饪专著,虽然已包括教材、散文、小品、烹饪古籍注释等门类,但却从未想到会参与编著百科全书。
过去,我仅有一点点百科知识,只知像《永乐大典》等历代类书,是接近百科全书类型的书。近似百科型的《辞海》,那也只能当辞书看待。上世纪80年代,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陆续出版的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文化教育、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各个学科和领域的百科全书有80卷,都是国家级水平的。当年为学习与工作的需要,我先后阅读了《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哲学、考古学、民族、宗教、美术、中国传统医学、语言文字、心理学、环境科学等卷,深深感受到了这些书的权威性,同时也受益匪浅。
1988年上半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与商业部共同商定,拟编著一本《中国烹饪百科全书》,作为《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卷外卷。据我所知,这一是因为《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部有“与专业单位共同编辑出版各种专业性的百科全书,以适应不同读者的需要”之计划,二是之前他们在组织编著《轻工》卷时,曾经邀请商业部组织的专家学者编写了一些与烹饪相关的条目,准备列入“食品工业”类。成书的“食品工业”类条目,是由食品科学、食品加工和制品、酒和酒的酿造、发酵制品、食品包装等几部分组成的。在“食品工业”类当中,放进了以手工制作为主的烹饪条目,这就显得有些不伦不类。我们在之前都曾为《轻工》卷写过一些烹饪条目,虽未上书,但也可以看作是为编著《中国烹饪百科全书》练了一次兵。
《中国烹饪百科全书》的编著工作在1988年春启动了,为此还组建了编委会,由李一氓、费孝通、于光远、刘毅、于若木担任顾问,姜习为主任,萧帆、林则普、杨东起、聂凤乔为副主任,编委中还有王世襄、王利器、沈治平和烹饪界的专家学者、名厨大师等44人。当时编委会就各个分支作了分工——烹饪史主编邱庞同,综论主编熊四智,原料主编聂凤乔,工艺主编王义民,菜肴主编王子辉,面点小吃主编张廉明,食俗主编殷海山,营养卫生主编沈治平。其他编委分别担任了各分支的副主编或成员。我负责的分支由邢渤涛担任副主编,并有杜莉、黄琳、刘金湘、夏红四位成员。当年5月15日,由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发出的,盖有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印章的聘书发到了各位编委手上,我被聘为该书的“中国烹饪编辑委员会委员”。
编著烹饪百科全书的难度的确很大,首先编著者就得有“百科意识”,就是说对百科全书的性质从感性到理性的深化认识,以及对百科全书和非百科全书从形式到内容的辨识能力。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总编辑梅益先生给我们作了报告,派主任编辑白以素、张希康给我们讲解编写要求,灌输百科意识,并给每位编委发了《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写条例(修定本)》。编百科类图书方面我们简直就成了小学生,一切都需要老老实实地从头学起。
编烹饪百科,亦讲求知识的系统性,重要的条目既要有溯本求源和历史发展的说明,又要有层次分明和脉络清楚的叙述。条目是百科全书的基本单元,因此要有独立的知识主题或成形的固定概念才能设立。

 
一个完整的条目,是由条目标题(条头)、释文(包括必要的插图、表格)和必要的参考书目组成的。条目的长短是根据知识内容的多寡来分的。短条目在700字以内,中条目在700~4000字之间,长条目掌握在4000~20000字之间,特长条目则在20000字以上。从一个方面的知识系统来说,有点像人的辈份,读者一看条目的字数长短,就能分辨出辈份来。条目的释文根据知识内容可包括:定性叙述、词源、沿革、基本事实、参阅材料、层次标题。在学习了这些编著百科全书的知识和要求后,我便按分工标准设计出了“综论”部分的框架和条目。烹饪文化、烹饪研究、烹饪教育、烹饪竞赛、烹饪书刊、协会学会、茶酒、宴会筵席、中国名餐馆和名饭店、中国名厨师,都划入了“综论”,内容十分庞杂。
“综论”部分最难把握的还是“中国名厨师”这一块的条目设置。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会对人物设条的范围要求又高又严,特别是对在世人物的条目,更是十分慎重。《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写条例为确定设条人物的范围专门列出了十一项,只有第八项中的“著名工匠”和第十一项“其他有必要设条的人物”才和烹饪沾边。为此我请示了姜习、萧帆等领导,他们都说“宁严勿宽”。但全国有33个省、市、自治区,除港、澳、台暂时无法收录外,大陆30个(当时重庆还没从四川划出来)都得涉及。我提出了厨师入书掌握的几条原则:已故的,在一个省市地区贡献卓著的,收录放宽,在世的则收录从严;在世的当中,有全国人大代表称号、全国政协委员称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者优先;在国内或国际烹饪赛事中。获金牌或获最佳厨师称号者优先;在一个省市自治区,对菜系和风味发展影响巨大的人物优先。对于我的建议,几位领导均表示赞同。设条人物的数量,最后确定北京、上海各6位,因为北京是首都,上海是国际大都会,两座城市的烹饪业都十分发达。而广东、江苏、山东、四川因为是四大菜系(或者说是四大风味体系)的所在地,亦各入选4位,其他省市则选2~3位。
各省市自治区商业厅或饮食服务公司对推选厨师入大百科都很积极,一共报上150~160位厨师的材料。最后,进入《中国烹饪百科全书》的名厨师仅有91位。由于川菜在四大菜系之列,在91位名厨师中川菜系的就有10人之多,既有在四川本地做川菜的名厨蓝光鉴、廖青廷、孔道生、李跃华,也有在北京做川菜的四川成都人范俊康、四川新津人罗国荣、黄子荣、四川遂宁人伍钰盛,在上海做川菜的四川富顺人何其坤、江苏邗江人吕正坤。
《中国烹饪百科全书》是一部200万字的巨著,她的编辑出版至少表明:中国烹饪作为一个知识门类乃至一个学科已经呈现出了自己的完整形象。从此,烹饪行业在人们心目中不再是“只会做饭做菜的小儿科”了。


 

编辑部电话:028-86696327  服务部电话:028-86268162  邮购部电话:028-86248819  广告部电话:028-86696895
版权所有  严禁转载否则必究!